●车与生活——关注文明用车④
拒绝酒驾
- 日期:20100429
- 作者:记者 薛广乾 刘蓬基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本报记者 薛广乾 刘蓬基
一酒驾事故伤害俩家庭
酒驾如虎,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往往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数据表明,我省在 2009年上半年,一度每两起酒驾事故就导致一人死亡!
济宇高速客运公司资深驾驶员逯勤东看到过很多交通事故,说:“ 一个事故影响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千万马虎不得!”
济南天桥区的李先生每月只有约1000元收入,上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每个月只有二三百元的遗属补助,下有一个还没就业的孩子。在2008年 2月14 日遭遇的一场车祸,使他的爱人当场惨死在酒后驾驶者的车轮下;他也身受重伤,摘了一个脾,全身多处骨折。随后,他接连做了两次大手术,花费6万多元,丧失劳动能力;他爱人的丧葬费也花费1万多。济南天桥区法院判处肇事人有期徒刑两年,赔偿经济损失39万元。然而,肇事人经济能力也十分有限,在支付了8000元钱后再也拿不出更多。案子的处理、经济的赔偿,只能暂时僵在那里。
一场交通事故,伤害两个家庭。济南鹏飞律师事务所律师韩景稳表示,对经济同样拮据的肇事者来说,这起事故带来的伤害远没有结束,并非服完两年徒刑就没事了,他不但要受一辈子的良心谴责,经济赔偿责任也会跟随他很长时间。
别给酒驾找理由
“我现在公交车上,喝了酒怎么能开车呢?”4月21日20点多,济南2 路公交车行驶在堤口路上,一名男性乘客正在打电话。记者刚好坐他右侧,原来这位男士在济南华联超市附近喝了酒,酒后就把车放在“市华联”的停车场,然后乘坐公交回家。
记者和他攀谈起来,“人回家,车子在外面过夜”,是这位男士避免酒后驾驶的一种方式。他说:“人喝酒之后多少还有点自制力,应该利用这点自制力看好自己的钱包和钥匙,而不是仗着酒性好、车技好去硬开车。”他表示:“小心驶得万年船。喝酒驾车出了事,那就是大事!”
前不久,济南槐荫区一名车主因酒驾被交警查获。他说:“我跟几个朋友聚会,当时没打算喝酒,可是一落座就被人连激带劝,结果第一杯酒下肚后,后面的酒就推不掉了。一来二去,就喝高了!”交警评价:“这就是所谓的‘饮酒文化’。千万别因盛情难却而放纵自己。一起喝酒的朋友有责任劝导开车者不喝酒,更要有义务阻止喝酒者开车。”
记者了解到导致酒驾的原因非常多,有的是盛情难却,推脱不了而喝酒;有的则因酒量大,以为喝的不多、不会出事;还有的人抱着侥幸心理,以为“不会被交警抓住”,从而冒险喝酒。“原因虽多,但都不是理由。这是对自己和对别人的生命不负责。”济南历下交警大队交通科刘东升说:“从4月1 日起,酒驾扣分变成一次性扣12 分。处罚力度更大了,震慑作用也更大了。”
“酒驾肇事”需立法改进
“这个人酒后开车,把我撞残了,把老伴撞死了。说心里话,我对现在的量刑不认同,我不明白肇事司机为什么被判得这么轻。他在牢里蹲两年,补偿不了对我家庭的伤害。”济南天桥区的这位李先生说:“希望尽快修改立法,不想再有人承受我这样的痛苦。”
从业律师工作 9 年的韩景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立法的角度看,刑法对交通肇事罪的规定有些笼统,没有对“喝酒”、“不喝酒”两种情况做出区分。也就是说,酒后驾驶导致的交通肇事罪,和没有喝酒导致的交通肇事罪,其处罚标准是相同的。这就意味着,对酒驾肇事者的处罚显得过轻,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引起受害者不满,还需立法进行改进。
作为一线执法人员,济南历下交警大队交通科的刘东升告诉记者,值得高兴的是,随着长时间、大规模宣传、整治进程的开展,如今酒驾行为已越来越少。“现在已经很难查到酒驾的人了,说明人们的意识确实在提高。”
在媒体工作的于先生认为,现在查酒驾力度还应加大,应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千万别流于形式。“每每喝酒前,总有朋友的手机会接到短信,提醒他今晚有查酒驾行动。他又将此短信再转发给别的‘酒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转发,好多人早早就知道了交警今晚是否有查酒驾行动,从而躲避了一次又一次的查酒驾。”他说,“如今,好多喝酒的人都摸到了规律,等到深更半夜当查酒驾的交警撤岗后,他们再开着车回家。其危害更大也更惊人!”他就亲眼目睹过两次险情:一次是在济大路上,一辆黑色桑塔纳由东向西行驶,天色已晚其车灯都忘了打开,竟然开到了对面车道上,恰巧和迎面而来的一辆车相撞;另一件是在济南历山路上,一辆挂着省直牌照的黑色轿车,拧着麻花地逆行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幸亏此时夜色已深,路上行人稀少,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如何进一步减少酒驾,刘东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社会上的各企业单位,都应该管理好、约束好自己的驾驶人,这是《道路交通安全法》里明确规定的义务。治理酒驾也不能单纯靠查,还要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大家应该一起携起手来,共同督促纠正酒驾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