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律师介绍 业务范围 暴力犯罪 律师随笔 经济犯罪 毒品犯罪 交通肇事 职务犯罪 其它犯罪 死刑案例 典型案例 法律法规 经典辩护词 联系我们 暴力犯罪 毒品犯罪 职务犯罪 死刑案例 其它犯罪 新闻中心 律师团队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滚动公告
  韩景稳律师被续聘为第五届济南仲裁委仲裁员,韩景稳律师已经连续四届仲裁员
  

  省法院召开全省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
作者:民四庭 宣传处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5日
  

  

  

  8月25日上午,省法院召开全省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座谈会和全省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总结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安排部署新形势下全省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任务。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闯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近年来,全省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主动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要求,强化执法办案,创新工作机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发展。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受理一、二审涉外商事案件1788件,审结1891件;受理一、二审海事案件13770件,审结15202件,其中受理涉外海事案件687件,审结787件;受理仲裁司法审查案件2795件,审结2683件。

  会议要求,全省法院要认真学习贯穿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要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建设,既要坚持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秩序,又要依法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我国“走出去”企业、公民的合法利益。要围绕“一带一路”“两区”建设、“海洋强省”等重大决策,做好服务保障的结合文章,积极参与涉外法律的修改和司法解释起草工作,积极争取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个案中创设裁判规则,努力在国际规则的确立和引领上有所作为。要积极行使司法管辖权,通过高效、便捷、公正、透明的司法服务,吸引更多外国当事人选择山东诉讼,努力打造国际商事海事纠纷争议解决“优选地”。

  会议强调,全省法院要狠抓执法办案,建立涉外民商事案件审限管理和涉外商事海事案例常态化报送制度,积极参与山东法院精品案例规则库建设,坚持每季度通报案件发改情况,加大典型案例发布,全面提升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质效。要健全完善各项配套机制,完善涉外商事案件集中管辖机制,推进海事审判“三合一”机制建设,加强优化涉外商事海事审判程序保障和仲裁司法审查机制,着力提升涉外商事海事审判专业化水平。要围绕海诉法、海商法修改、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等“新”“特”“难”问题,开展实务性研究,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要加强涉外商事海事审判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与储备,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信仰坚定、清正廉洁、爱岗敬业的涉外商事海事审判队伍。

  省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冯爱冰主持会议。会上,济南、青岛、东营中院,青岛海事法院,青岛胶州法院作了经验交流。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省法院政治部有关负责同志、民四庭全体人员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中院、青岛海事法院分管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的院领导,具有涉外商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院长,从事涉外商事海事审判的全体人员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
我要留言
我的链接
·刑事常识
·律师介绍
·刑事理论
·法律咨询
·新闻大厅
·死刑辩护
·聘请律师
·成功案例
湖南一村支书挪用公款潜逃7年打工还剩余欠款
湖南一村支书挪用公款潜逃7年打工还剩余欠款
发布时间: 2009-05-18 16:36:33


4月20日,李凯(中)来到湖南祁东县公安局投案自首。祁东电视台截屏图


    李凯(化名)曾经是一个有家不能归的人,一个当了多年村干部的父亲,7年来回想一段往事就“隐隐作痛”的儿子。现在,他是老家湖南祁东县公安局认定的“积极主动的典型”,一个挪用公款后潜逃7年又积极自我救赎的嫌疑人。

    1992年6月至2002年6月,李凯在担任湖南祁东县太和堂镇某村信用站业务代办员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20.1万元,取保候审期间潜逃,2003年4月被祁东县检察院批捕。

    2008年12月,李凯将在外打工7年积攒下来的钱归还了所有剩余欠款14.1万元。今年4月20日,李凯前往祁东县公安局投案自首,并被执行逮捕。所不同的是,上一次公安局对他“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这一次“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

    沉沦:两个“在乎”使他误入歧途

    今年34岁的李凯一直悔恨自己“当年不懂事”。实际上,在熟悉他的人看来,那时的他正是“少年得志的代表”——20岁当上信用站站长,23岁成为村支书。当上信用站站长的第一年,李凯负责的信用站存款成绩位列全镇第一,有乡干部高兴地对他的父亲、前任站长李挺(化名)说:“儿子比老子强啊!”

    当年的李凯只在乎两件事:怎样让领导觉得自己主持的村务工作做得好,怎样让别人尤其是朋友觉得自己“玩得转、讲义气”。

    事后,李凯才意识到,正是这两个“在乎”使他误入了歧途。李凯说,他挪用的公款中“……一部分是借给了朋友无法及时收回,还有一部分用在日常生活开支上”。

    据起诉意见书称,李凯挪用的公款用于“建私房、赌博、私自借给他人和自家日常生活开支等”。“他就是好面子”,李凯的中学老师刘金卿说,李凯出手比较大方,记得有两年李家同宗举行清明会,40多个人的吃饭、坐车等开销,都是李凯一人支付。

    现在,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经历的李凯,只希望在法庭判决之后,能有机会“安安心心做点小生意,赚钱还债”。

    逃亡:在近十个工地做了3年泥水工

    2002年7月的一天,李凯代表本村参加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后,直接爬上了前往云南的列车。这个念头在他退还了7万元赃款、无力再填补10多万的窟窿后,就打定好了。“我想债总是要还的,外面的钱收不回,我去外地打工,挣了钱就还。”

    2002年6月25日,祁东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到举报后,同日立案侦查,6月27日,李凯被刑事拘留,7月19日由公安局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2003年4月14日,他被祁东县检察院批捕。侦查查明:1992年6月至2002年6月,李凯在担任太和堂镇信用站业务代办员期间,利用工作之便,挪用单位资金共计人民币20.1万元。

    李凯逃亡时,除了随身带着1000元钱,几乎没有任何准备。他逃亡到云南的原因,只是认为西南地区“更加偏僻,不容易被人找到”。

    10多天后,

李凯辗转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工地上的泥水工。泥水工劳动强度极大,每天工作长达十多个小时。“下了工地,累得不行,可又睡不着,心里不踏实啊,人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特别累。我好想我的两个孩子,想我的父母,我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家。”

    李凯做了3年泥水工,换了近10个工地,在这些工地上,他没有朋友,也不敢和别人结交,碰到带有湖南口音的人都赶紧掉头,或者缄口不言。他每天只是埋头做事,多做工,多存钱。

    3年后,李凯从云南逃到桂林,当面包工学徒。30岁的李凯,要听从十几岁师傅的差遣,每天战战兢兢地做出如同一座小山一样多的面包。

    学徒期满,李凯开了个小作坊,卖些水果。在将近7年的逃亡时间里,他存下了七八万块钱。

    2008年12月18日,李凯将这些年的积蓄和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钱,共计14万余元,从广东深圳电汇至太和堂信用社,将自己挪用的公款全部归还。

    亲情:老父种12亩地帮儿子还债

    “李凯能用打工赚来的血汗钱填补过去的亏空,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他父亲李挺就跟我提过多次,一定要还钱。”刘金卿说,在他们眼中,李挺是个“诚挚、坦荡”的人,一个主持了20多年村务工作从未犯过错的乡村干部。

    李挺1970年开始主持信用站工作,1992年后由儿子李凯接任,1998年在村支书位置上退休。这位现年65岁的老人,身材瘦弱、身形佝偻、一身酱紫色的皮肤。为了帮儿子还债,老人现在还种了12亩地,每年卖谷子,能存下四五千元。

    李挺将信用站工作交给儿子的第一天,就正告他:“这都是老百姓的钱,是国家的钱,账目一定要清白,白天去拉业务,再苦再累,晚上也要登记好。”

    李凯接管信用站工作第一年,信用站的存款成绩位列全镇第一,有乡干部对李挺说:“儿子比老子强啊!”李挺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回来后对儿子讲:“有点小成绩,还要多加把劲。”

    但李挺从来没有看过儿子的账本,直到2002年6月底,李凯被公安机关带走时,他才听别人说起。李挺备感诧异,儿子回来后,他板着脸只说了一句话:“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然后蒙头躺在床上。李凯不知道,父亲一宿未睡,第二天一早就去找亲戚朋友借钱了。

    李凯逃亡前没有告诉父亲,1个月后打来了电话,李挺没有接,只是让人告诉李凯:“想办法,就是不吃不喝也要还钱!”

    李凯出事后,李挺一人种了12亩地,农忙时期,他也不敢请人,即便是村民主动帮助他,执拗的老人也不接受,他怕还不起人情。

    4月20日,李凯从广东回祁东自首,老人4点半就起床了,在火车站接到儿子,老人哭了,连行李也没卸下,就带着儿子直接走向公安局。父子俩一前一后,一路无语。

    [警方说法]

    李凯投案自首当日,被祁东县公安局执行逮捕,同日由公安局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公安机关表示,李凯的投案自首有示范作用,在祁东县经济领域中,有关挪用资金案还有10余起,警方欢迎那些嫌疑人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且会请求有关机关对投案自首者作出从轻处罚。

    [律师说法]

    湖南湘和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勇平认为,李凯在取保候审期间脱逃,加重了他的罪行,但是他能够全数还清所挪用的款项,证明本人有醒悟的表现,建议法院综合考虑量刑,给出一个相适应的判决。

    [对话李凯]

    “总算把压在心口的巨石搬走了”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出逃的?为什么要逃呢?

    李凯:我在2002年7月的一天,开完党员代表大会后,就直接上了去云南的火车。虽然走得匆忙,但并不是一时的冲动。那时我已经没有办法了,还有10多万的窟窿无法填补,我意识到只有去打工还债。

    记者:当时有没有意识到这样可能会加重处罚?

    李凯:我没有考虑那么多,一心只想早点还钱。与其在家里一筹莫展,还不如外出打工,毕竟自己做错了事,就要自己承担。

    记者:你挪用的20多万元是如何花掉的?

    李凯:2002年7月,我退还了部分赃款,共7万元。剩余的部分,有一些借给了朋友,借出的钱当时无法及时收回。现在我也不打算收了,只怪自己当时年轻不懂事。

    记者:这7年你是怎么过的呢?心理压力很大吧?

    李凯:7年时间,我有3年多在云南,后来去了桂林。去云南就是考虑到那地方偏僻,在那里,没有熟人、也没有朋友。最开始那段时间心里特别紧张,晚上睡不着。那时我常想,我的一生竟然有了案底,这辈子该怎么过呢?

   记者:去年还上的14万都是自己打工赚来的?

    李凯:自己赚了七八万吧,家里垫了一些,找亲戚朋友借了一些。不管怎么样,我总算是把7年来压在心口的巨石搬走了,恳请政府能对我宽大处理。

    记者:4月20日回家是7年来第一次和父亲见面吗?

    李凯:是的。我的大儿子今年9岁了,7年来也只和我见了3次面,而且每次都是在外地,我不敢回家啊。对亲人我很亏欠,我现在只想多赚点钱,以后再补偿这份亲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陈秀军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9 + 9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山东济南刑事辩护律师网  
单位地址:济南市经六路886号(经六路与二环西路口东100米路南)
联系电话:手机:13515319557   鲁ICP备08001159 传真: Email:13515319557@163.com
浏览次数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