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陀警方破获了一起超市员工监守自盗、暗中盗刷、转移顾客联华OK卡内金额的案件,一百多位消费者在短短4个月内被盗刷3万多元。
东方网连线SMG新闻中心记者宣克炅了解到,今天上午,63岁的市民杨先生来到甘泉派出所送上锦旗,感谢民警抓获犯罪嫌疑人挽回损失。4月15日,杨先生发现,经常使用的联华OK卡中少了整整2000元,询问家人发现并未有人动用过这笔钱,杨先生随即向普陀警方报案。
受害人杨先生说:“会员卡它可以充值的。这个1000元的钱可以充在我的这个卡上的,网上可以充的。充了以后一定要密码和卡号可以充进去。当时我在世纪联华里买东西就给她拉卡。拉过以后,看到我后面的密码,她就记住了。过了20天以后,从我卡上划走2000元钱。”
警方经过多方查证,跨区调查,发现杨先生曾经在世纪联华天山店消费过,收银员畅某有重大嫌疑。据调查,犯罪嫌疑人姓畅,36岁,山西籍,采用默记消费者所持联华OK卡密码的方式,100多次通过网上划帐或勾结黄牛,涉案金额超过3万元。
甘泉派出所民警李斌说:“她是一名超市收银员。利用顾客用联华OK卡、会员卡或者积点卡来结帐的方式,乘机偷看顾客的卡号和密码。然后采取两种方式,一种采取记在纸上。当顾客比较多,排队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其他的顾客,她只能默记在心里。”
记者看到,犯罪嫌疑人畅某在纸上写下了100多个卡号和密码,为了不遗忘号码,她多次假借上厕所的名义,记录下这些号码。随后,在网上将钱划入自己的卡号,或与超市外的黄牛将积点售卖,换取现金。为了不引起被害人的注意,畅某采用“老鼠搬家”的方式,每次取钱时并不是一次性将所有钱款划走,而是分期分批盗刷卡内钱款。记者今天在联华超市采访时发现,消费者在使用OK卡时警惕心不高,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甚至让收银员代按密码。
超市顾客杨阿姨告诉记者,一般她都不换密码的。因为她觉得这种号码不会像银行卡密码那样被记下来,警方提醒市民,在结账时要提高警惕,注意保护密码安全,提防别有用心的不法人员趁机作案。用OK卡的时候要注意自身的保护意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对自己的消费的余额有多少,要明明白白消费,我消费多少,应该知道自己的情况。
目前,犯罪嫌疑人畅某已被刑拘。